
虽着一身禁欲系黑衣,但乌发红唇的盖丽丽,容光逼人,美艳不可方物。
这一期,只是这本杂志当年诸多靓丽女星封面中不算抢眼的一本。
二十多年前,《大众电影》作为国内荧幕潮流的风向标,封面封底云集了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电影电视明星。刘晓庆曾经说过:“(当年)能上《大众电影》封面,是每个明星仅次于“百花奖”的殊荣。”
其中很多张除了“香艳”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即便是和现在的《男人装》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本旧杂志把桃子的思绪拉回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那个黄金年代——上个世纪八零九零年代。
作家野夫曾用“废墟上生长出来的好时光”来形容这段他极为怀念的黄金年代。“那段时光留在每个过来人心底里的,是久紧复苏的浪漫人性和绝美的纯情。”
虽然创刊于1950年,但《大众电影》最风光正盛的时代无疑正是八零九零这段黄金年代。1982年曾一度创下单期947万册印量的世界纪录。
当年国内发行量最高的艺术刊物毫无疑问就是它。

每当新一期推出,报刊亭前总是围满了翻阅者。一辆公车上同时有十个人在看《大众电影》一点也不稀奇。年轻人更是几乎是人手一本、期期不落。
除了带领读者感受最热映的电影、探讨电影议题外,《大众电影》每一期杂志的封面封底明星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小伙子们聚在一起争论封面女郎到底漂不漂亮,而姑娘们模仿着杂志里女星的妆容发型,想着去哪里才能买一套同款的时兴成衣。

不仅是电影市场的风向标,更是全民潮流风向标。想想现在,还有哪本杂志和当年的《大众电影》有的一拼?

- 带上你的蛤蟆镜,顶着你的大波浪 -
作为一个地道的80后,桃子的父母当年也曾是《大众电影》万千忠实读者中的一员。一直到上次搬家前,家中还存有整整一摞的《大众电影》。可惜父母不是旧物控,连同其他很多旧杂志报刊一起卖掉了。
现如今已少有人提及这本杂志,有人甚至误以为它早就停刊了。想重温这本杂志当年的无限风光和艳丽,只能在网络上的怀旧帖和旧书市场里翻翻找找了。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大众电影》就在上海创刊了。封面封底既不是妙龄女郎也不是男明星,而是苏联电影《团的儿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亚和苏联影片《诗人莱尼斯》的电影截图。
1966年5月,文革爆发。中国的电影事业遭遇重创,一大批电影工作者受到冲击,整个中国的电影产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66到1970这几年,整个中国甚至没有拍摄一部电影。
《大众电影》作为一本电影类杂志,它的发展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1966年6月,《大众电影》在出完当年的第六期后宣布停刊。

- 《大众电影》停刊前的最后一期。伟光正的封面。-
一直到1979年1月,《大众电影》复刊。

- 复刊号,电影《大河奔流》剧照。-
复刊后的《大众电影》逐渐成为我国“敢露”潮流的领导者。
说来神奇,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公开接吻不是在荧幕上,而是在1979年第5期的《大众电影》杂志的上。
那一期的杂志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男女主拥吻的剧照。就是这么一个现在看来普通至极的镜头,却在那个久禁复苏的年代掀起了轩然大波。

- 《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灰姑娘和王子拥吻的剧照。-
其中一位叫问英杰的读者立即写信给编辑部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你们竟堕落到这种和资产阶级杂志没什么区别的程度,实在遗憾!…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那些洋大人们腐朽的爱情,那些搂搂抱抱、亲亲吻吻的爱情,我看不宣传为好。”
信件最后,他还说:“你们如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否则,我只能认为你们做贼心虚。”

- 像被刨了祖坟一般怒炸天的问英杰的来信全文 -
结果,编辑部真的够胆刊登了这封信,并由这封信开展了一次讨论。讨论愈演愈烈,最后一共收到了一万多封读者来信。
五个月后,杂志社以《寒流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读者来信综述》一文结束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从已经收到的读者来信看,赞同他(问英杰)观点的还不到百分之三…”事实证明,那个时代的大众“对于开放的热衷远远超过对于保守的眷恋”。
这次事件之后,接吻不再是荧幕禁忌。
紧随其后就出现了中国影史第一吻——《庐山恋》(1980)。女主张瑜在男主郭凯敏脸颊上这一蜻蜓点水般的吻,轰动了全国,被称为“惊天一吻”。掀起了全国青年男女模仿的大热潮。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大众电影》封面尺度逐渐放开。
朱琳的抹胸露肩,万琼的大露背——

-没人不爱的女儿国国王,当年绝对妥妥的一线 -
李小燕的超短裙仰拍,麦文燕的海边秀事业线——

- 一俯一仰,绝配绝配 -
张小敏露腰露脐,徐莉莉的大裸背——

- 去年流行的露胃上衣和左图有啥区别,时尚啊,轮回啊 -
美国演员梅莉莎·吉尔伯特的超紧身泳装,陈冲更是真空上阵——

-左图没什么,我也就盯着仔细品味了三分钟 -
89年5月封底青年演员张其的一张跪在沙滩上的回眸照,更是让当时的很多人瞠目结舌。

- 这个坐姿...这身泳衣... -
而同年10月,巩俐一身红色泳装亮相封面,瞬间惊艳全国,也将《大众电影》封面的尺度再次拉到新高。

- 完美又高级的电影脸,和没得挑的身材。盛世美颜!舔!-
而步入90年代后,《大众电影》封面的尺度更是达到了巅峰。
92年7月封面是青年演员辛颖。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啊,她的手伸到哪里去了!”在当时,国内敢摆出这种造型的女星几乎没有。这样的尺度已经是当时平面杂志的极限。

- 岳云鹏脸:我的天哪!-
辛颖这张只是拉开了《大众电影》香艳封面的序幕。紧接着就诞生了这本杂志史上最经典最有争议的封面——

- 来啊,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
1993年第1期的封面是青年演员马羚。那时马羚刚拍完《摇滚青年》,全身穿一件blingbling的性感礼服,低胸高开叉,前凸后翘,整个姿势霸气又诱惑。
杂志编辑部说:“就是要挑逗!就是要拼发行量!”
果然,杂志一上市就秒空。法国驻华大使还特意邀请了马羚这位性感的封面女星共进晚餐。
然而大尺度惊动了中央高层领导,被批“低俗下流”。中宣部和文联马上开会讨论,决定让当年的第2期《大众电影》先停止发售。
然而,晚了。第二期已经印出来了。封面更惊人——

- 完美的坡度!-
女演员石兰的这张,让众多男人喷血,女人嫉妒。发丝凌乱,颔首低眉,傲人的坡度恰到好处地贴合着衣衫,留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结果又是一上市秒空。
而同期的封底是香港艳星叶玉卿——

- 杀伤力有点大:) -
连续两期超大尺度给《大众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封面照片都趋于保守。
前文曾提到,《大众电影》是国内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从它的封面尺度就可以窥到当时国内荧幕的尺度。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正是国内荧幕最“敢露”的一段时间。
公映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里居然出现了宁静露点的镜头,而当时有5000万人在电影院里看过这部影片。
小荧幕上的尺度也一度飙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种香艳露点镜头不断。微博@李铁根的“露点影院”栏目里介绍的几部现在绝对不可能过审的影视剧几乎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电视产业的发展,中国影业开始走入低谷。
桃子当时还是一枚低龄学生,除了跟着学校组织去看过几次电影外,记忆里似乎很少走进电影院了。所在城市的很多电影院在那个时期陆续倒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录像厅和VCD租赁店出现在大街小巷。在家里抱着电视刷一部又一部的TVB剧,去外面“租碟”看各种港台片,是那个时候很多人的影视接触日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专注于国产电影的《大众电影》杂志也逐步落寞。
1999年第4期,《大众电影》选用了热播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两位主演的剧照作为当期的封面。

关于这期封面,很多杂志老粉都不愿意提,那些没说出口的是气愤也是无奈——一本发行多年、有着自己骄傲的老牌电影类杂志,居然“倒贴”了一部流量电视剧。
这样的一张封面,在《大众电影》杂志历年的封面里显得格格不入。
这之后的故事也不必再细说。《大众电影》从家喻户晓的“国民杂志”渐渐地,淡出公众视野。
渐渐地,大概是最惹人伤感的词汇之一,连一个决绝的、铭心的转折点都没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国民们依然热闹的茶余饭后。
黄金时代已逝。无限感慨。

P e a C H S a Y S
出品 桃子笔记
— 你可能错过的近期推文 —
— 桃子的店「桃桃优选」,有范儿的姑娘都逛这里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桃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