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我们常搞不懂,为什么TVB和美剧中的一对男女主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分道扬镳。比如,男主为了职业发展要调到东边去,而女主觉得自己更愿意继续呆在西边,于是就分手了;又或者是女主现在工作很忙,想以事业为重,于是和男主协商分手。就为这个分手?这算什么事啊。为男女主操碎心的我们恨不得跳到电视机里塞给他们一部纯爱韩剧看看。
但随着我们长大,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再到三十几岁,渐渐地,我们把生活从梦幻的韩剧和台偶活成了更加现实的美剧和TVB都市剧。那些“Come on, let us just move on(算了,我们翻篇吧)”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我们的恋爱,开始变得像企业招聘一样,当没有招聘需求时,应聘者再优秀、再适合这个岗位,我们也不会破格录用他,只能耸耸肩摊摊手说:“不好意思,您很好,可是我们现在不需要招人。” 有些企业可能还会多加一句:“我们会把您的资料储备在人才库中,一旦有空缺立即通知您。”而当空缺出现、有招聘需求时,这时再来应聘的人只要过了合格线便会被立即录用,哪怕这个远没有上次那个好。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女朋友,但是我现在不需要一个女朋友。而当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女朋友时,不论她有没有那么好,我可能都会接受她。时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的时间”,在成年人的恋爱成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比时机更深刻和残酷的,也许是“喜欢”这件事本身在成年人的生活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成年人把生活过得更加独立,而”代价“便是——“地球离了谁也能照样转”。“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的琼瑶式爱情观在现代成年人这里不再有广泛的市场和拥趸。之前我们常把“他只是没那么喜欢你”这句话当作解释恋爱失败的万能金句。但事实上,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下,“喜欢”这件事本身在我们忙碌的成年人生活中是否依然拥有绝对的优先级呢?当它与其他重要的事出现矛盾时,你是否会誓死捍卫它的至高无上,或是选择牺牲它来为其他事让步呢?而一旦当你发现“喜欢”这件事开始变得没那么重要时,时机的重要性就会愈发突显。因此才会有下面两种常见的情况发生:这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成年后看待感情的思维,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什么时候有需求。并且,随着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会愈发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及。过往的经验多了,辜负自己且辜负的其他人多了,在心里就能够掂量得出自己是不是付得起这个“责任”。 所以很多成年人内心越来越看重责任,但“负责任”这三个字却越来越难说出口。不再感性冲动,取而代之的是谨慎克制理性。我们并不试图对成年人的感情思维做出直接评价。但我们想说,人的一生,好似橄榄。年少时,因为无知,我们无畏,勇敢去爱。步入成年,因为阅历,我们理性,反而谨小慎微。到了老年,在我们抵达生命边际时,还能萦绕在我们脑海里的会是什么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桃子笔记